古代重港 —— 太仓

  在中国,有一座港口城市,它曾是古代东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国际航运的重要枢纽,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之一,它就是太仓。
  自先秦开始直到宋朝,有历史记载的太仓地区的航海活动和航运事业十分发达,随着元代海运的兴盛,物产丰富的太仓凭借海头江尾的优越地理位置,在极短的时间里,一跃成为全国最大和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被称为“天下第一码头”。明代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皆从太仓出发,使得以太仓为中心的中国北洋、南洋航线逐渐形成。



    
  太仓是苏州所辖的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东濒长江,与崇明区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西连昆山市,北接常熟市。全市总面积为823平方公里,长江水域面积143.97平方公里,陆地面积665.96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6个镇和太仓港经济开发区。 
  太仓是一座江南名城。有着4500多年的文明历史,春秋时期,吴王在此设立粮仓,故得名太仓,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的美誉。太仓文化属吴越文化,太仓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太仓,作为距离上海最近的城市,与上海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域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语言文化相通的“同城效应”。太仓离上海近,成为上海的“后花园”。
  太仓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太仓有金仓湖国家级风景区 、沙溪古镇、太仓现代农业园区等旅游景点。
  2013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其中太仓市位居第四位。2014年和2015年太仓稳居全国百强县市第四名。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研究机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6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发展报告》正式发布,其中太仓市排名前十位。



    
  历史沿革
  太仓古代为滨海村落,人烟稀少,户不满百。春秋时属吴地,秦属会稽郡,汉为吴郡娄县惠安乡。三国吴于此建仓屯粮,渐次发展。
  元代于刘家港开创漕粮海运后,遂日益繁盛,成为万家之邑。元末筑太仓城。吴元年建太仓卫,明初置镇海卫,屯兵驻防。
  明弘治十年(1497),割昆山、常熟、嘉定三县地建太仓州。
  清雍正二年(1724),升为江苏直隶州,并析地置镇洋县。
  民国元年(1912),太仓州和镇洋县合并,定名太仓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属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后隶属江苏省苏州地区专员公署。
  1983年3月,改隶苏州市。
  1993年3月28日,撤县建太仓市。清代,太仓是江苏省下属的一个直隶州,下辖4县:镇洋、嘉定、宝山、崇明,辖境除今太仓市,以及今上海市的嘉定、宝山2区和崇明县以外,还包括今上海市中心城区的杨浦、虹口、闸北、普陀4个区的大部分。
    



  历史文化
  太仓自古为文化之乡。早在晋代,名士瞿硎等活动于境内传布知识文化。明初郑和七下西洋,在刘家港启航停泊,沟通太仓与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并留下碑文、实物、著作等历史性重要文物。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和优美动听的江南丝竹都源自太仓南码头一带。
  明清园林之盛,有“太仓园林甲东南”之誉。太仓建州后学堂、书院盛极一时,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 张溥兴社、王世贞兴文,吴伟业兴诗,陆世仪兴学,“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兴画,使太仓文化得到全面发展,民间读书成风。
     
  景点
  金仓湖风景区(市区东亭北路),沙溪古镇(金仓湖以北),城厢万丰生态园(太沙路以西),太仓名人馆(太平路县府街路口),州桥,乐荫园、墨妙亭(市区太仓公园内)、南园、憩园、弇山园,张溥故居、王锡爵故居(市区新华路)、高仁歧油画馆、港区码头、梅花草堂、郑和纪念馆、太仓博物馆,宋文治艺术馆。
  
  特产
  大致有:中华绒螯蟹、新毛芋艿、太仓“三豆”、美术奇葩麦秸(杆)画 、工艺鞋、红木雕刻、太仓香葱、太仓全羊宴、太仓糟油、太仓肉松、板桥西瓜、肉松骨头、燠鸡、太仓灶头画、太仓太师饼、长江四鲜、太仓白蒜、猪油米花糖、太仓珍蔬紫葛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