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加强中欧“一带一路”合作 携手应对世界不确定性

2018-07-19 11:18:00

来源:今日中国

7月16日,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双方同意进一步深化中欧合作,包括推进“一带一路”同欧盟发展规划的对接。过去几年来,中欧围绕“一带一路”在机制构建、政策沟通、务实合作等方面取得诸多进展,“一带一路”为双方拓展和充实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带来重要机遇。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呈现一系列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欧需要用好“一带一路”相关合作平台,维护自由贸易、多边主义和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为实现全球共同发展和繁荣增添更多正能量。

欧洲日益积极 

“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将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与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欧洲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占据特殊重要地位。正因如此,过去几年来,中国方面大力推进与欧洲的多层面沟通、协作,包括“一带一路”与欧盟“容克投资计划”对接、建立“中欧互联互通平台”等。而欧洲也从最初的“徘徊观望”变为日益积极。

在政策沟通方面,2014年11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提出了高达315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容克投资计划”)。2015年6月,中欧双方决定将“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与“容克计划”进行对接,并建立中欧共同投资基金以及中欧互联互通平台(EU-China connectivity platform),以推动对接方案的具体落实。中国成为第一个宣布参与“容克计划”的非欧盟国家。中欧互联互通平台于2015年12月正式运营。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是深化中欧之间的信息交流,加强基础设施领域合作,推动运输无缝联接和运输便利化等,至今中欧已经举行多次高级别会议。东欧、中欧国家是中欧“一带一路”合作的先行者,许多中东欧国家与中方建立了政府间沟通机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制定了具体的合作规划。南欧、北欧等一些国家也在积极跟进,希望搭乘“一带一路”的快车。

务实合作卓有成效 

在务实合作方面,中欧班列是双方围绕“一带一路”开展的最具能见度的合作,这一陆上运输线路距离约1.1万公里,比海运时间节省大约一半。自2011年3月首次开行以来,截止今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已突破9000列,运送货物近80万标箱,到达欧洲14个国家42个城市,运输网络覆盖亚欧大陆的主要区域,中欧两地近百座城市实现了铁路货运联通。德国的杜伊斯堡等多个欧洲城市因中欧班列的开通,变得日益繁华起来。从欧洲运往中国的肉类、水果、红酒等商品,深得中国百姓的认可和喜爱。中国与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口建设合作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很多企业加大对欧洲的投资,与欧洲企业加强在产能领域的合作,增加了很多就业岗位,给合作伙伴国带来了不少税收。

在资金融通方面,旨在为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16+1”金融控股公司和规模达100亿欧洲的中国-中东欧基金也已经成立,这是中国和16个中东欧国家机制化合作的又一重要进展。该机构将重点支持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项目,通过商业化运作从全球市场募集资金,中方将注入相当规模的人民币和配套的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为商业化运作提供融资支持。中国政府还鼓励中国工商银行等中方商业性金融机构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机构加强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在欧洲地区的落地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中国还在2016年正式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多个欧洲国家加入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与此同时,中国与法国、英国、德国等积极围绕“一带一路”开展“第三方合作”。今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等欧洲国家领导人访华时,都对“一带一路”合作及其深远的世界影响给予肯定。马克龙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维护多边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法国可以为中国在欧亚和非洲地区修建基础设施等项目提供协助。在特蕾莎·梅政府的支持下,为支持“一带一路”相关项目,首期10亿美元的英中双边投资基金设立,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出任该基金主席。

正视分歧共商共赢 

当然,一如法国谚语所讲,“哪有玫瑰不带刺儿”,“一带一路”是新鲜事物,国际社会对它的了解和认知有一个过程,中欧合作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如何用好法律、仲裁等方式处理经济合作中的摩擦,中欧企业在开展合作时如何加强跨文化的交流与理解,如何让更多普通民众享受“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成果。尤其是,16个中东欧国家中有11个是欧盟成员国,欧盟有成员国对不断深化的中国与中东欧关系抱有一定疑虑,担心中国分化欧洲。实际上,中方非常重视这些关切,主动建议把与中东欧国家开展的互联互通合作项目纳入中欧基础设施合作的大框架。今年7月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保加利亚举行期间,双方决定成立“16+1全球伙伴中心”,帮助17国企业在开展合作时更好了解欧盟相关法律法规。中国乐意看到一个强大团结的欧盟。

应当看到,欧盟已经连续14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据统计,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2017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6169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截至2018年3月,欧盟累计对华投资1219亿美元,中国累计对欧投资806亿美元。中欧经贸关系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40年,中国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主要经验是有效利用外资、向世界开放中国的庞大市场,中国通过拥抱经济全球化实现自身发展的现代化,解决了10几亿人的脱贫问题。“要想富,先修路;要快富,建高速;要闪富,通网络”,中国的快速发展与加大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有很大关系。随着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中欧围绕“一带一路”的合作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一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欧可以进行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合作,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有效激发中欧互联互通领域合作潜力,帮助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提升基础设施能力和工业化水平。二是中欧可以积极开拓新的合作领域,比如在“欧洲发展战略”里提到的打造“数字欧洲”与中国提出的互联网+概念,在科技创新等方面,可以深化合作。此外,中欧还可以在绿色环保领域,例如空气清洁、新能源汽车、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更多技术与商业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成果是最伟大的雄辩家” (La parole sème au vent, la plume trace le sillon.)。“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给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注入了新动力,也给欧洲经济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中欧双方应携起手来,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继续推动中欧发展战略对接和中欧“五大平台”(中欧共同投资基金、互联互通、数字化合作、法律事务对话、便利人员往来)建设,合理管控分歧与摩擦,共同做大经济合作蛋糕,让“一带一路”为进一步筑牢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挥更大积极作用。(作者为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智库联盟秘书长金鑫)